气温打骨折!三类人群特别注意防寒防冻!梅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
掌上梅州讯近日,气温我市受寒潮影响,打骨气温骤降。折类注意j9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提醒市民做好防护措施,人群敏感人群、特别有慢性基础疾病的防寒防冻人群和户外作业人员要特别注意防寒防冻。
国家疾控局日前发布的梅州《寒潮公众健康防护指南》提到,寒潮为高纬度的市疾冷空气大规模向中、低纬度侵袭造成剧烈降温的控中天气活动。根据《冷空气等级》 GB/T 20484-2017的心专醒→标准,寒潮指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家提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0℃,气温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2℃,打骨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或以下,折类注意48小时、人群j972小时内降温的日最低气温连续下降。
按照《寒潮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规定,寒潮预警信号从低到高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市疾控中心环境与学校卫生科副主任医师侯珊珊提醒广大市民,寒潮来临,要做好防护措施:
一是做好房屋保暖检查及保暖用品储备;
二是关注病原体特别是经呼吸道传播的病原体感染,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三是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适时通风换气,使用取暖设备时应小心避免发生烫伤、煤气中毒等意外事故;
四是外出时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核心区域如头部、颈部、胸部、腹股沟,避免剧烈的户外体力活动,雨雪天气要注意防范意外伤害及事故发生。
同时,侯珊珊提到,寒潮期间有三类人群要格外小心。
第一类为敏感人群,如婴幼儿、儿童、孕妇、老年人等;
第二类为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的人群;
第三类为户外作业人员,如交警、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快递员、外卖员等。
寒潮来临时,以上三类人群应减少外出,外出时尽量避开早晚气温较低的时段,不宜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加强头部、胸腹部、足部的保暖。此外,老人应储备好急救药和一定量的常用药,一旦出现身体不适且症状持续无法缓解,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梅州日报记者:刘巧
编辑:张晓珊
审核:练海林
- ·科技助农迎突破!暨南大学科技下场助力梅州“百万万工程”高品质睁开
- ·2023年“经典诵读”文明实践活动梅州赛区决赛举行
- ·公积金缴存单位如何开通网上办事大厅服务?一文告诉你!
- ·医保业务谁最强?医保政策谁最懂?这两天,他们在过招!
- ·前三季度,梅州快递营业量初次突破1亿件!
- ·快来加入吧!梅州市妇儿维权志愿服务者团队欢迎您!
- ·这场全国展演上,“客家人的大戏”惊艳全场!
- ·这场国家级展会,梅州石雕作品惊艳亮相!
- ·大阪世博会4月13日开园 中国馆展现跨千年文化对话
- ·梅州18家企业的26项产品获评“2023年度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
- ·防患于未“燃”!梅州开展图文博系统消防安全培训演练活动
- ·《梅州市校园足球发展促进条例(草案修改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 ·2025年1月中国外汇市场总计成交22.34万亿元人民币
- ·梅州出口企业享惠更便利!海关总署取消原产地企业备案
- ·劳动创造幸福丨恭喜!他们荣膺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最美”
- ·广东汉剧《天风海雨梅花渡》亮相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大型舞台艺术作品终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