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35国土空间总规获国务院批复 建设“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
《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于近日获国务院首批批复,广州国土这是空间广州推动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规AG超玩会纲领性文件,是获国花城活力全市国土空间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政策和总纲。作为2018年自然资源部成立以来唯一部署的批复市级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试点城市,广州正不断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建设坚持规划引领,美丽打造超大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宜居典范。此次《规划》承载了国家对广州这座超大城市的全球殷切期许,意味着广州进一步系统谋划面向2035年中长期发展的城市国土空间战略格局,完整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广州国土国土空间体系。《规划》的空间正式获批,也将为我国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总规建设宜居、获国花城活力韧性、批复智慧的现代化城市提供示范样本。
新使命
强化中心型世界城市连接全球能力
广州是我国的南大门,是连接世界与中国的重要窗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广州已获国家批复三版总规,城市定位从“广东省的政治、经济、AG超玩会文化中心”“华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跃升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
进入新时代,广州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发挥所能所长,在全球和区域网络中行棋布阵,加快锚定广州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2035城市新坐标:从全球来看,广州要对标世界标杆城市,强化中心型世界城市连接全球和配置高端要素的能力;从全国来看,广州作为国家“双循环”战略的节点枢纽,应发挥国家综合性门户和重要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从湾区来看,广州作为大湾区“一点两地”的核心引擎,应引领湾区发展,深化区域协同,共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城市群;从全省来看,广州要建设高能级省会城市,提高全省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
《规划》锚定一个目标愿景、6个城市性质、4项核心功能描绘城市发展蓝图。其中,一个目标愿景即建设“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打造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这明确了广州要发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老城市焕发新活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锚定广州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发展坐标,建设具备全球吸引力、集聚力、影响力和控制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
六个城市性质与四项核心功能,要求广州成为更高水平引领国际竞争、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国家赋予广州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科技教育文化中心的城市性质,要求广州发挥国际商贸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综合性门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的核心功能。
新蓝图
塑造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空间格局
根据《规划》,面向2035年,广州要以“湾区—流域”更广阔的战略视野,引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主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构建南沙新区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深化与香港、澳门协同发展,服务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强与深圳“双城”联动,共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深化广佛全域同城化,加强广清一体化,推动穗莞惠合作。
以向南、向东融湾发展为总体方向,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城市空间结构。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紧凑布局、融湾发展,优化形成“一带一轴、三核四极”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城镇空间结构。
搭建“一带一轴”,推动城市空间向“两洋”和“两江”拓展,打造引领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廊道。“一带”为珠江高质量发展带,着力推进广州中心城区与东部中心联动发展,加强城市核心功能沿江集聚与向东拓展,打造展示老城市新活力、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发展的重要纽带。“一轴”为活力创新轴,延续广州中轴营城的空间脉络,串联东部中心、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狮子洋增长极等重要战略节点,建设成为科技创新高地和新质生产力重要承载地,打造支撑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阵地。
聚力三个核心,强化多中心组合效应,提升中心型世界城市核心功能。中心城区合理疏解非核心功能,集聚总部金融、创新创意、文化旅游、国际交往、商贸会展核心功能,成为集聚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和展现国际形象的中心区域。东部中心加速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核心集聚地,建设开放高效绿色的门户之城、挺起产业脊梁的创智之城、青春活力共享的山水之城。南沙新区推进先行先试,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建设四个增长极,以复合交通枢纽建设、优质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外溢等多类方式,支撑国家知识中心城、北部增长极、狮子洋增长极、从化绿色发展示范区四个外围综合新城建设,打造都市圈的战略支点。
新征程
建设通达世界对话全球的广州
根据《规划》,一是要建设通达世界对话全球的广州。打造全球领先的国际航空枢纽,构建多机场体系,发展欧美直飞航线,加密东南亚、日韩航线,形成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航空交通圈”;打造以南沙港区为核心的国际航运枢纽,拓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航运通道;建设辐射全国、连接东南亚、衔接欧亚大陆的世界级铁路枢纽,构建10个方向的对外高铁通道,实现至省内城市1.5小时互达,与长三角、成渝城市群5小时直连。
二是建设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创新广州。加快集聚国家深海、深空、生命科学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环五山、环大学城、环中大、环港科大等成果转化基地,抢先培育量子、生命科学、深海、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推进“产业保障房”建设,推广“工业上楼”,提供从“孵化器”到“大园区”的多元产业载体。提升国际商贸中心的全球资源配置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积极探索海洋领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方案。
三是建设富有历史韵味和现代风采的魅力广州。整体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加强历史城区的整体保护与活化;坚持采用微改造“绣花”功夫,在保护利用中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魂留乡愁”。
四是建设全龄友好的幸福广州。强化人才友好、青年发展、文化包容、生育友好,构建多层次住房供给体系;打造国际水准的健康城市,建设世界体育名城、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建设儿童友好、青年发展、老年颐养的全龄友好社区生活圈。
五是建设生态低碳发展的绿美广州。构建通山达海的网络型生态空间,打造9大生态片区、6大生态节点、共计5000公里的生态廊道;整合翠环、碧道、绿道、云道、登山步道等慢行网络,贯通形成520公里山海骑行道,促进全域90%以上的公园慢行连通。
六是建设全空间、全链条智能感知的数字广州。通过遥感技术、数字高程模型等方法,推动城市安全治理从事后治理变为主动管控,让广州将变得更“聪明”,更“懂”老百姓和企业需求,推动形成超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穗规资宣
- ·清远市驻龙颈镇帮镇扶村落使命队:“团”聚广铁实力 共绘龙颈村落子复原画卷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三涨五跌一平!嘉应制药涨幅振幅最大,博敏电子换手率最高
- ·梅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即日起增设午间门诊!
- ·梅州西站迎来节前客流高峰,预计将持续至20日
- ·德庆县官圩镇金林村落:旧房变“夷易近宿”,农田成“乐园”丨追寻典型之美④
- ·年味足,人渐忙!梅州高速公路服务区做好春运服务工作
- ·梅州市科协获中国科协表扬!广东省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和活动名单出炉
- ·河堤边救生圈和配套绳索不翼而飞!相关部门称近日将换新,望市民爱护救生设备
- ·胡明轩命中关键三分!CBA季后赛广东102
- ·民生追踪:G206城北部分路段施工废料已清除
- ·文明城市创建|文化进万家,线上线下都有!梅州市剑英图书馆开展2023年春节、元宵活动啦
- ·梅州2022年跨境电商交易额18.6亿元,比增94.56%!
- ·茂南:万亩良田披绿装,奏响春耕“奋进曲”
- ·暖冬行动关爱老兵,为梅州这群“红马甲”点赞!
- ·情系桑梓 侨暖故里!李有权捐赠逾160万元款物慰问家乡困难老人
- ·年前“大扫除”,平安“再加码”!梅州公安开展社会治安“大扫除”行动见成效
- ·广东医保:2025年医保基金监管工作重点打击职业骗保人
- ·科技护航平安春运!梅州多条高速投入使用车流AI研判系统
- ·春节期间梅城3085个停车位免费开放!附地址→
- ·特色作业 走新也走心!我市各学校精心设计寒假作业
- ·改写全天下育种邦畿!近5年天下进口种猪69373头,谁是中国最大引种源头地?
- ·融入客家元素!《遇兔呈祥大湾区——广东卫视春节晚会》大年初一晚播出
- ·春节临近,梅州高速公路迎来节前返乡车流高峰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三涨五跌一平!嘉应制药涨幅振幅最大,博敏电子换手率最高
- ·射击世界杯阿根廷站:中国选手胡凯夺得男子10米气手枪冠军
- ·错峰出行 避开高峰!梅河高速发布“春节”假期出行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