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来扎染!“土法染布”走进东中校园,从“布”上生花感受非遗魅力
掌上梅州讯 “同学们,土法染布天然染是巧手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及矿物中提取染料为织物染色的扎染走进九游工艺,它的东中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27日下午,校园梅江区非遗保护中心联合梅州鼎和社工走进东山中学,从布以非遗文化进校园的上生受非活动形式,向初一及高一年级部分学生讲解了梅江区非遗项目“植物土法染布”的花感历史渊源以及染布技艺的要点,并让学生们动手体验染布过程,遗魅与非遗项目“零距离”接触。土法染布
梅江区非遗项目“植物土法染布”技艺走进校园。巧手九游
学生动手捆扎白布准备浸染。扎染走进
课堂上,东中客家服饰技艺植物土法染布项目研究者李海燕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天然染料、校园客家蓝染技艺、从布染布类型等知识点。随后,她在现场给学生们示范了染布中所运用到的捆扎、打结、夹扎等基础手法。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有条不紊地用棉布和蓝靛草制成的天然染料,进行扎布、浸染、漂洗、晾晒等工序,体验植物土法染布的魅力。
学生学习了解染布技艺要点。
学生将捆扎好的布料放入天然染料浸染。
学生展示各自染布作品。
“以前只在电视上了解过土法染布,这是我们第一次体验染布,太有趣了!”一堂生动的非遗课程结束后,学生们拿着各自的创意作品,畅所欲言地分享着内心的感悟。据该校初中历史教研组组长何翠萍老师介绍,每周三下午的第二节和第三节课是学校的拓展课时间,学生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社团上课。此次活动是该校第一次邀请专业人士在拓展课上为学生们讲解植物土法染布技艺,接下来学校也将加强与我市各非遗项目传承人联系,在拓展课中引进更多的非遗项目课程,让学生们更直观感受非遗技艺之美,传承非遗文化精神。
文字/视频:梅州日报记者 吴海清
图片:梅州日报记者 林翔
编辑:李舒宇
- ·中国救援队伍在缅持续开展医疗服务和震后建筑安全应急评估
- ·中国国防部代表团:美方南海叙事背离事实
- ·38万公里之外 中国航天人如何遥控月球“挖掘机”?
- ·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发生3.7级地震 震源深度8公里
- ·明天,梅州市自媒体收集达人聚在这里迎新春!
- ·全国少工委: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少先队员11480.7万名
- ·关于百日咳,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
- ·1至4月全国销售彩票超2049亿元,同比增长17%
- ·清明祭公安英烈:没有人生而无畏 只因他们选择忠诚无悔
- ·中美举行第二轮海洋事务磋商
- ·广东112个镇上榜千强镇,粤西无缘榜单
- ·相助签约添能源,揭西十台甫优产物北京“出街”
- ·以梅江区梅县区为试点增长使命!梅州印发妄想进一步尺度瓶装液化煤油气清静规画
- ·教育部部署开展“高考护航行动” 着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 ·救灾复产,广东农机应急作业效率队竭尽起劲抢夺中晚稻歉收
- ·00后主持人出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坛晨报》迎来青春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