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五部门联合发文了
大学生网贷现象在当下屡见不鲜,小额向大学生日益见长的贷款需求也“催生”了不少针对大学生群体发放网络消费贷款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出现。但网贷市场鱼龙混杂,公司AG超玩会入口大学生经受不住诱导卷入“高额网贷风波”的不得部门案例频发。
近日,发放费贷发文中国银保监会、互联中央网信办、网消教育部、联合公安部、小额向大学生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贷款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公司切实维护大学生的不得部门合法权益。
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
记者浏览五部门发文的发放费贷发文《通知》中看到,该《通知》从加强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监督管理;加大对学生的互联教育、引导和帮扶力度,网消AG超玩会入口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强化网络舆情监测,合理引导舆情;加大违法犯罪问题查处力度,营造良好金融环境等四个方面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
《通知》明确提出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放贷机构外包合作机构要加强获客筛选,不得采用虚假、引人误解或者诱导性宣传等不正当方式诱导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借贷,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放贷机构推送引流大学生。为满足大学生合理消费信贷需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开发针对性、差异化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遵循小额、短期、风险可控的原则。
“非常及时,具体内容也是相当有针对性。”嘉应学院政法学院讲师李森林表示,当前有部分互联网小额贷款机构将贷款业务伸向了大学校园,通过虚假的、诱导性的宣传,不仅使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同样使过度消费、超前消费这样一种错误的价值观渗透入大学校园。因此,及时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势在必行。
多数大学生表示有过小额网贷经历
记者在嘉应学院做了个小调查发现,多数学生有过花呗、借呗等“网贷”经历,个别还曾因未多加辨别而被骗入“坑”。
“我个人没有,但我舍友使用过花呗。”计算机学院学生蔡文媛说,大多数大学生的生活费还依赖父母供给,当生活费不够又需要买东西,花呗可以随时“预支”,使用感上来讲有一定的便利性。且花呗“背靠”支付宝平台,借还款流程相对规范,不用过于担心被骗。
同样接触过花呗的美术学院学生林柏良告诉记者,作为美术生,有时候画墙绘,需要前期投资但资金缺乏时,他会使用花呗先行垫付。“身边的人基本上都有用花呗,合理用钱,还是可以的。”同时,林柏良也坦言,他曾因“网贷”而被骗钱,“不要一味依赖网贷,用得多,代价也大。尤其不要找不知名平台贷款,一旦对方让先出钱的,极可能是‘钓鱼’网贷平台。”他提醒道。
与以上两位同学持有不同观点的数学学院学生赵继蚺认为,网贷就是妥妥的资本陷阱,“假设你想买稍贵重物品,手头没有现金,就会抑制冲动消费,然而这个时候冒出网贷来,它相比传统贷款抵押简单,金额灵活,加上基本没有现金流通,给人一个错觉,这钱给我就是我的,这就容易超前消费,慢慢地越借越多,欠款的雪球也就越滚越大。”
消费网贷应谨慎并多加甄别
大学生网贷是否有风险?如若确需“网贷”缓解燃眉之急又该如何辨别,如何避免过度借贷?记者采访了嘉应学院政法学院相关专家教授。
嘉应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张福如表示极力反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的行为。“这种行为绝大部分不是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更为重要的是,这将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身心健康。”张福如建议大学生,如若是正常的支出、必要的消费出现困难,可以向家长、亲戚朋友、老师等寻求帮助。确需网贷的,首先务必要了解网贷的具体规定,筛选“靠谱”的网贷平台或公司,从源头上规避风险;其次在贷款之前要有可行的短时间内还清贷款的计划,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万一发生纠纷,要用国家的法律、制度、规定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以避免遭受不法侵害。
“我也认为学生应当对自己网贷的动机进行甄别,单单基于物质方面的动机都是不可取的,遇到急需用钱的情况,理应第一时间同家人或老师沟通。”李森林说,之所以提及“开口”问题,除了让学生能提前寻找到更好的办法外,还在于如果学生不慎落入“坑”中,他也能第一时间同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相关机构告知实情,将问题尽快解决。同时,李森林也表示,规范大学生“网贷”问题需要“家校社”共同努力。对于大学教师而言,应该积极对学生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理性、健康、可循环的物质观、价值观、消费观,也要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学生,并妥善处理相关紧迫问题。
本报记者:林婉萍 邓弯弯(实习生)
编辑:张莹娜
- ·13名中国公民在缅甸强震中受伤
- ·30家企业或将三年免受现场检查!梅州试行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工作
- ·梅州市“小升规”培育发展政策宣贯活动启动
- ·台风“小犬”明日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梅州南部将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 ·一码溯源!药品追溯码如何让每盒药“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 ·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已有明确界线!最高法、最高检和公安部发布惩治指导意见
- ·今年中秋夜,可赏月吗?你要的假期天气预报来了
- ·注意绕行!9月23日至24日,汕昆高速这段路将实施交通管制
- ·陈善宝获“中马横蛮友好青鸟使”“客家之光”称谓
- ·第134届广交会梅州分团筹备会暨政策宣讲会召开
- ·“相遇花季·阳光成长”青春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在汤坑中学举行
- ·新进展!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第一片预制梁成功浇筑
- ·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被正式撤销
- ·预计9月29日出现出行高峰!兴华、华陆高速多措并举保畅“超级黄金周”
- ·2023年梅州市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技引领我成长”主题征文活动大赛结果公布
- ·注意!中秋、国庆假期,揭博高速这些路段易拥堵
- ·探究广东绿野之珍,品味林产物盛宴!这场直播别错过→
- ·如何识别假冒伪劣商品?今天,梅州这场活动现场“传授秘诀”
- ·名著改编、名家演绎!广东汉剧《章台青柳》在广州上演
- ·“相遇花季·阳光成长”青春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在汤坑中学举行
- ·住房公积金贷款结清后,若何支出不动产权证书?
- ·梅州总成绩全省第四,粤东西北第一!广东省第三届“南粤家政”技能大赛总决赛圆满结束
- ·逛逛逛、买买买...这个假期,梅州消费市场热力十足!
- ·名单公布!梅州再添一省级巾帼创业基地
- ·梅州荣获广东省侨联2024“丰姿南粤”短视频大赛多个奖项
- ·广东汉剧、客家山歌汇演、传统客家服饰展示、国学讲座……这里将举办系列活动,千万别错过!